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技术教案劳动技术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劳动技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劳动技术教案1一、提出问题1、你见过什么样的相片框?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如果准备用木材做一个相片框,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式的?二、技术研究与操作(一)技术研究1、木质相片框的样式多种多样,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们先研究一下书中给我们介绍的制作方法。2、认真看书第10~11页的'相片框的制作流程图,说说它的制作方法。3、相片框制作好之后怎么平稳的放在桌子上呢?说说你的设想。(二)实际操作1、相片框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需要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形状,自己设计一个相片框,把它画在下面。2、根据你的设计图样和大小,想一想应该怎样进行自己的操作?和小组的同学交换意见,然后把自己的制作实施方案填在表上。3、请你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额木具和木料,进行实际制作,完成一个相片框制作。4、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三、展开评议1、参加小组讨论,进行作品评价与交流,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2、认真听取大家对作品的评价。3、填写书中评论表。四、课后延伸回家后试一试你自己做的相片框是否适用,不满意的话可以自己重新设计制作一个。劳动技术教案2设计意图立交桥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感受不同立交桥,体会立交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它又与幼儿的生活很接近,每天都要接触,可是能有几个幼儿会对立交桥的特点有很细致完整地了解呢?所以设计了这次活动,让由儿真正了解"立交桥"的含义和特征。组织形式集体。活动目标:1、感受立交桥的形态,进一步了解立交桥的功能。2、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交流的乐趣。活动准备:儿童经验基础都见过城市里的一些立交桥。环境准备城市里常见立交桥的图片若干。重点难点: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活动过程:一、交流分享:我知道的立交桥。小朋友,你见过立交桥吗?你看到的立交桥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你们分别是从立交桥的什么地方看的?有什么感觉?这些桥为什么叫“立交桥”呢?二、欣赏漂亮的立交桥。师带来了一些立交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说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为什么?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有几层?有哪些你觉得特别的地方?这么多立交桥,你觉得哪些立交桥是从上面往下看到的?哪些是从下面往上看到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小结:立交桥是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让汽车畅通无阻的通过一个个路口,不必在路口慢慢的等红绿灯,免去交叉路口拥堵的烦恼。现在很多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都建起了多座立交桥,城市立交桥越多城市现代文化程度越高。三、师幼讨论:立交桥的作用。你觉得城市里有立交桥好吗?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你遇到过吗?为什么会堵车呢?在城市的什么地方需要立交桥?为什么?附:儿歌《立交桥》立交桥像彩虹,高高架起在空中,沟通东西和南北,秩序井然顺序行,嘉定交通展新容,四、作品介绍参观。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2、引导幼儿在建筑区搭建各式立交桥。活动反思课前幼儿对各种立交桥已经有所认识,对立交桥也产生了比较高地兴趣,尤其是双重立交特别感兴趣,通过师幼讨论,我发现幼儿对立交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一活动基本上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劳动技术教案3一、教学目的1、学会手工制作万里长城浮雕图,知道分步制作浮雕图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制作各部件是重点,组合粘台贴是难点。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1、小刀、剪刀、胶水2、《小学手工劳动》第12册下03《万里长城》。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之一,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全长约6300千米,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就来亲手制作万里长城的浮雕画。(二)讲解方法,操作演示操作过程:1~2、剪下各部件,按图形线划痕。3、折山线,增加立体感。4、把长城插入底板。5、小心地将烽火台嵌入画面,粘贴。6、贴上树叶角花。7、雄伟的万里长城展现在眼前。(三)动手实践,巡视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组合粘贴各部件,特别是烽火台和树叶角花,要有立体感。(四)培养创新,课后实践启发学生课后自己来设计、制作其他建筑浮雕画。劳动技术教案4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课程表”,给自己的学习到来方便。2、了解抽拉玩具的主要部件:操纵杆和摇臂。教学重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课程表”1份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制作材料袋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