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职业教育信息化趋势分析医卫。区域医疗、远程会诊、移动医疗将成为三大投资重点医卫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已经进入理性状态,将呈现平稳增长趋势。2012年中国医卫行业的it投资规模约为190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同比增长25.5%。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将继续是2012年医卫行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基于健康档案的省辖市级XX县区(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三级平台建设总体框架中的核心和枢纽;是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利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是为城乡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提供系统性、连续性、全过程健康管理,使城乡居民获得便捷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医保费用及时结报的重要手段。2012年政府将会继续加大引导、建设远程会诊中心平台。在“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主体,联盟推广,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的方针指引下,加大政府的引导、整合和投入力度,会形成政府、电信运营商、软件商、医疗机构共同承建的、以省级、地市为中心的远程会诊综合服务大平台,并通过社会化的集中管理,拓展每一个地方远程会诊中心平台的个体建设使用空间。目前移动医疗已在一部分医院进行试点应用,且院方对应用效果反应良好,移动医疗将成为数字化医院的突破点。未来智能医疗可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并大幅实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降低公众医疗成本。政府:“云”将成最大亮点考虑到当前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政府向公共服务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预计2012年政府部门it投资规模将会大幅上涨,达到502.9亿元。目前,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厂商的热情参与下,政府正在对云计算、移动政务、物联网、智慧城市等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尝试。随着云计算等理念的引入,电子政务向云平台的转型,必将带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移动智能设备在政府行业的进一步普及。目前,移动电子政务发展所需的受众基础和网络条件已经具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经过前几年的无线城市建设,全国各地3g普及率快速提高,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4g网络建设。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电子政务应用将越来越多,移动电子政务将掀起新一轮电子政务发展浪潮。教育:2012年it投资同比增长率超20%2012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投入将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12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39.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0.9%。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规划纲要》,在“保障经费投入”中提到了“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并将实现这一目标定到了具体年份,“2012年达到4%”。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3.83%,距2012年实现4%的目标还有差距,这意味着2012年全年教育经费需要增长0.17个百分点,可见国家对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必将增大,从而带动it投资增长。《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2010X12316;2020年十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15.8个百分点,这表明高校将逐年扩大招生数量规模,将建设大量新校区和新校舍,从而带动校园网的建设,因此高校对校园网等信息化建设的采购需求将快速增长。“班班通”项目将促进尚未覆盖的农村中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以及计算机机房,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除增大硬件的需求外,对教育软件的投入和应用也将相应增大。云计算的应用使得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出现一个全新的层面,那就是教育云对多种信息资源的重组与优化,最终实现大范围、高效率的资源共享。云计算能够解决教育资源集中与分布两难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整合云时代提供的各种云服务,将教育资源建设变成一项开放、共享的公共信息服务事业,从而推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因此云计算与教育行业的接轨主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教育云在未来几年将会拉动教育行业it市场增长。物联网也将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引起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最终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从而拉动教育行业it市场增长。能源:两化融合促进行业信息化提速两化深度融合是“十二五”国家对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要求,也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2012年是能源行业“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实施的关键年,能源行业的信息化投资增速预计将达到11.7%,it规模将达到356.7亿元。两化融合既是2012年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增长动力,也是其重要发展方向。2012年,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提速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智能电网对电力信息化的整合和集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大地推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信息化与电力工业的深度融合也将随着智能电网